软组织损伤是指因外伤,劳损引起的筋膜、肌肉、肌腱、腱鞘、韧带、关节囊、滑膜、椎间盘纤维环、关节软骨盘等处的病变,中医属“伤筋”“筋断”等范畴。 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是由于直接外伤、间接外伤、运动过度、长期劳损或风湿、类风湿、腱鞘囊肿、肿瘤等慢性病使气血淤滞、经络阻碍导致血管壁渗透功能增加,血管内外组织液渗透压平衡失调,关节内外形成粘连,肌肉、肌腱因渗液或血肿纤维化而发生痉挛所致。
临床表现:
急性软组织损伤: 受伤时患者常感受伤部位有响声或组织突然“撕裂”感。局部疼痛、活动障碍。可分为三个阶段: 1、早期: 指伤后24或48小时以内,组织出血和局部出现红肿痛热、功能障碍等征象的急性炎症期。 2、中期: 指受伤24或48小时以后,出血已经停止,急性炎症逐渐消退,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肿胀,肉芽组织形成,并开始吸收,组织正在修复。 3、后期: 损伤基本修复,肿胀、压痛等局部征象也已消除,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,锻炼时仍感疼痛,酸软无力。有些严重病例,由于粘连或瘢痕收缩,出现伤部僵硬 、活动受限等情况。
慢性软组织损伤: 1.患部酸痛或胀痛,部分刺痛或灼痛。 2.劳累时加重,休息时减轻;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,活动过度又加重。 3.患部活动受限。 4.患部有压痛点。 5.患部外形无异常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