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邀解表剂。
尝试从中医的角度帮你回答问题——荨麻疹的诊断、病因病机、辨证分型和诊治方案解表剂。
什么是荨麻疹?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顽固性过敏性皮肤病解表剂。
荨麻疹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局限性风疹块样损害,可突然发作还可迅速消退,愈后不留任何痕迹,有剧烈瘙痒及灼烧感,可反复发作解表剂。
在中医领域,荨麻疹成为风疹块、风瘾疹,也就是俗称的鬼饭疙瘩解表剂。
至于鬼饭疙瘩的称谓,可参见清代大中医学家吴谦所著的《医宗金鉴》里的记载:“此证俗名鬼饭疙瘩,由汗出受风,或卧露乘凉,风邪多中表虚之人,初起皮肤作痒,次发扁疙瘩,形如豆瓣,堆累成片解表剂。”
什么原因导致的荨麻疹?如何辨证论治?至于说到荨麻疹的病因,极其复杂,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、七情内伤、饮食起居失调等皆可治病解表剂。
梳理近十年的关于荨麻疹的相关中医文献,大都以实证、虚证、虚实夹杂证三方面来总结荨麻疹的辩证诊治解表剂。
寻麻症之实证:
实证荨麻疹,致病因素多为风寒湿热瘀痰饮等,这些因素或单一致病,或上述诸邪夹杂致病解表剂。具体来说——
风寒袭表:表现为风团色白或皮色,瘙痒剧烈,遇冷风加重,伴见恶寒、发热、头痛、鼻塞、舌淡苔薄白,脉浮紧等,其治疗方剂可用麻黄汤加减,麻黄汤为解表剂,具有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之功效解表剂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。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无汗而喘,舌苔薄白,脉浮紧,这是对应风寒袭表导致的荨麻疹的。
风热袭表:表现为风团色鲜红,遇热加重,瘙痒剧烈,伴见畏热,有汗或者没有汗,大便干燥,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等,其治疗方剂可以用麻杏石甘汤、消风散、消风清热饮、荆防方、柴葛解肌汤、凉膈散等加减这些清解表剂解表剂。
风湿热邪袭表:可表现为风团淡红或鲜红,瘙痒剧烈,伴见恶寒发热,热多寒少,口渴便干,舌红苔腻,脉滑数等,其治疗方剂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《伤寒论》中的经典名方,原文为“伤寒瘀热在里,身必黄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”,该方有解表、散寒、利湿之功,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、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、荨麻疹等症解表剂。
风邪袭表:表现为风团色淡红,遇风加重,瘙痒不止,伴见舌淡红苔薄白,脉浮等,治疗方剂可用川芎茶调散加减,川芎茶调散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为治风剂,具有疏风止痛之功效解表剂。
风湿袭表:表现为风团色白或淡红,阴雨天加重,伴见关节屈伸不利,肩背酸痛,舌淡红苔腻,脉浮缓等症,治疗方剂可用九味羌活汤、羌活胜湿汤加减这些解表剂,具有辛温解表,发汗祛湿,兼清里热之功效解表剂。
邪犯少阳:表现为风团发作有时色淡红,瘙痒剧烈,伴见心烦口干,食欲不佳,恶心,舌红苔薄黄等这些少阳证,其治疗可用小柴胡汤加减解表剂。
风邪日久入络:如果发病良久,病程日久则风团色红,夜间瘙痒加重,伴见口唇青紫,心烦少寐,舌红有瘀斑,脉弦细数等,其治疗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解表剂。
风寒湿热夹杂:病程日久,风团色淡红或鲜红,瘙痒剧烈,皮肤抓痕呈苔藓样化,伴见食少,便粘滞不爽,舌红淡胖有齿痕苔白腻,脉滑等,治疗方剂可用多皮饮加减解表剂。
表里俱实:表现为风团色鲜红,瘙痒剧烈,伴见腹痛,便秘、口苦、舌红苔腻等,治疗方剂可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解表剂。
外寒内饮:表现为风团色白,瘙痒剧烈,遇冷风、冷水加重,伴有咳嗽气喘,鼻塞,痰白质稀等过敏性哮喘、鼻炎病史,舌淡苔薄白脉细数等,治疗方剂可用小青龙汤加减解表剂。
心经郁热:表现为风团色鲜红,夜间加重,伴见心烦不寐,小便黄,手足心热,舌尖红苔薄白,脉数等,治疗方剂可用消风导赤汤加减解表剂。
血热风燥:表现为风团色鲜红,遇热加重,遇冷减轻,伴见畏热,手足心热,舌红苔薄白脉数等,治疗方剂可用凉血消风散加减解表剂。
好解表剂,实证说完,我来接着说虚证荨麻疹——
荨麻疹之虚证:
虚证寻麻症,多因患者平素体弱、气血不足,或久病气血耗伤所致解表剂。
营卫不和:表现为风团色白或淡红,伴见汗多、恶风,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等,治疗方剂可用桂枝汤、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解表剂。
气血不足:病程日久,风团色白或淡红,伴见面色蛋黄,头晕目眩,气短懒言,肢体乏力,食欲差,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等,治疗方剂可用八珍汤、薯蓣丸加减解表剂。
肾阴亏损:病程日久,风团可反复发作,伴见五心烦热、潮热盗汗、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脉细数,治疗方剂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加减解表剂。
血虚生风:病程日久,可反反复发作,遇到劳累后加重,风团皮色或淡红色,伴见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如果死女性的话月经量少色淡,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,治疗方剂可用当归饮子加减解表剂。
冲任失调:主要发生于中老年女性,风团色鲜红或苍白,常在月经来潮前几天发作,往往随月经干净而消退,在下次月经来潮时又发作,伴见舌淡红苔薄白,脉弦细等,治疗方剂可用二仙汤加减解表剂。
肾阳虚弱:病程日久,风团色白或皮色,伴见畏寒肢冷,腰酸腰痛,耳鸣,舌淡苔薄白,脉沉弱等,治疗方剂可用真武汤加减解表剂。
气虚血瘀:风团色白或皮色,好发于受压部位,伴见气短乏力,汗出恶风,舌淡有瘀斑苔薄白,脉虚涩等,治疗方剂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解表剂。
然后解表剂,再来介绍下虚实夹杂荨麻疹——
荨麻疹之虚实夹杂证:
中医认为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这类患者素体虚弱,正不胜邪,则外邪乘虚而入,从而导致荨麻疹解表剂。
素体阳虚,风寒外入:这类皮疹好发于四肢躯干,风团色白或皮色,遇冷风冷水加重柜,伴见畏寒肢冷、面色无华、舌淡苔白脉沉缓弱,治疗方剂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、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解表剂。
素体血虚、风寒外入:这类荨麻疹的风团色白或皮色,遇冷风冷水加剧,伴见素体乏力、头晕、失眠多梦面色无华、舌淡苔白脉沉细等,治疗方剂可用人参败毒散、四君子汤加减解表剂。
素体阴虚,风邪外入:这种荨麻疹的风团色鲜红或暗红,每到下午或夜间加重,皮损处接触到有灼热感,得凉则减轻或缓解,伴见身体羸弱,口干口渴,手足心热,潮热盗汗,小便黄,舌红苔少脉细数等,治疗方剂可用清骨散加减解表剂。
肝郁脾虚,风邪留恋:这类荨麻疹的风团色鲜红或淡红,夜间加重,以女性更为多见,伴见心烦易怒,口干,口苦,饮食差,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等,治疗方剂可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解表剂。
脾虚湿盛,风邪外犯:这类荨麻疹的风团色淡红或淡白,伴见食少纳差、恶心呕吐,便溏,舌淡胖有齿痕,苔腻等,治疗方剂可用局方消风散、三仁汤、升阳益胃汤、半夏白术天麻汤、参苓白术散、半夏泻心汤等加减治疗解表剂。
血虚寒凝:这类荨麻疹风团色白或皮色,遇冷加剧,得热则舒,伴见手足厥冷,形寒怕冷,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等,治疗方剂血虚重的用当归四逆汤,阴寒重的可用阳和汤加减解表剂。
脾胃虚寒,风寒外袭:这类荨麻疹风团色白或皮色,遇冷风冷水加重,得热则缓,伴见畏寒肢冷,纳差,便溏,面色无华,舌淡苔白等,治疗方剂可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解表剂。
最后需要补充的是,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,一般经过西医的抗过敏治疗时常见暂时有效,但中医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,都采取辨证治疗,往往可以让许多顽症迎刃而解解表剂。
从上面的分析看出荨麻疹尽管普通,但中医分为实证虚症、虚实夹杂等三个方面很多种证型,需要辩证临症施治,乃是源于荨麻疹看着普通,但病情千变万化,可不能一方就能全治的解表剂。
在治疗时,选方载药必须审证求因,如果仅用一方对一证,无异于刻舟求剑,守株待兔解表剂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治疗时,一定要交代患者避风寒、无潮湿,禁食辛辣海味发物食品等解表剂。
但愿上述回答能帮助题主正确对待荨麻疹解表剂。
- 上一篇: “汤头歌”是什么?
- 下一篇: 同样是伤寒感冒,怎么区分是用麻黄汤还是桂枝汤?
发表评论